对于元朝,这个曾经横扫欧亚大陆的神秘“巨无霸”帝国,可能很多人只知道他们最伟大的成吉思汗,而对于建立了神州第一个大一统少数族政权的元世祖忽必烈却知道的不太多,甚至于知之甚少,更不用说他那奇葩的死法,或吓死,或死于肥胖。
关于忽必烈,据说历史给他的最佳标配就是“灵活的胖子”,曾经的成吉思汗,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地横扫欧亚,而作为成吉思汗的孙子,尽管体型胖墩墩的(据说台北故宫,就收藏有一幅画得极其传神的经典忽必烈发福图,胖得可爱),却不是虚胖,壮着呢,打起仗来更加不是孙子,十分勇猛。
(资料图片)
史载,作为王子的忽必烈,在做藩王时,就常常带领所向披靡的蒙古铁骑横冲直撞、南征北战,尽管身形庞大臃肿,动作却一点也不显得笨拙。
那么,这么有为而自爱的皇帝,应该是生活自律且心宽体胖,为何到了最后却肥胖惊吓而死呢?
而到了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忽必烈击败了想篡位的弟弟阿里不哥之后,正式成了蒙古大汗,四年之后又建立了元朝,成为至高无上的大元统治者。由于知人善用、重视汉臣,改游牧为农耕,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推进一系列改革措施,很快稳固了元在中原的统治地位,可谓是打天下与坐天下都有一手的元朝伟大皇帝,历史功绩不亚于他的爷爷成吉思汗。
那么,这样深受拥护、不可多得的蒙元大帝,为何到后来却窝囊地胖死吓死了呢?
这个,就得从他的饮食习惯的改变讲起。
正因为高枕无忧地继位成为蒙汉至高无上的大帝之后,可能一些汉人皇帝会纸醉金迷、娱乐至死,而作为蒙元最有为的皇帝,忽必烈居然是“贪杯至死”,开始葡萄美酒夜光杯,夜夜笙歌、暴饮暴食。本来就膀大腰圆、福气满天,而且又经常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再加上晚年出门减少运动量锐减,以及家庭不幸而苦闷酗酒,终于使其体重直线飙升,愈加圆滚发胖,是不是有史载的安禄山那超过300斤的体重,不得而知,在这方面似乎没确切记载。
但从他晚年所特备的交通工具象辇,也就是代替了蒙古人喜欢的膘壮战马,换成体积更大驭得更重的东南亚战象,这皇帝座驾的更换,当然是照顾一日千里增加体重的皇帝老儿。这倒是令人想起了330斤的安禄山入朝时,因太胖经常要驿站换马折腾瘦驭他的马儿的有趣事儿,想必伟大的忽必烈,在出行时也碰到了相似的问题。
众所周知,蒙古军团是靠战无不胜的铁骑横扫天下、开疆拓土的。年轻时就立下“思大有为于天下”宏愿的忽必烈,就曾带领威风凛凛的蒙古铁骑征大理、灭南宋,甚至还东征日本,攻打到了东南亚,据说他的新座驾大象就是曾经一度被其征服的东南亚小国进贡的。
史载,忽必烈的饮食习惯很不均衡,是一个如假包换的“肉食者”,鲜有青菜杂粮的,比现在严重挑食偏食的孩童还甚,无肉不欢也。据说现在在饮食市场上还十分受欢迎的涮羊肉,这种美食的发明,就与好吃肉的忽必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话说喜欢打仗更喜欢吃肉的忽必烈,总是在离家很远的征途中的他,有一日忽然非常想吃炖羊肉,而当随行厨师准备好羊肉要清炖时,突然就遭遇敌人袭击,为了节省时间及时吃上香喷喷的羊肉,厨师也突然脑洞大开,把大块羊肉切成薄薄的肉片,在热水锅里涮一下加上一些配料,就给饿虎般的忽必烈吃了。等打完仗班师回朝,忽必烈却又突然记起那些美味的羊肉片,于是让厨师再做一次,这次肉更薄配料更足,忽必烈和一班文武百官吃得停不了口,舌尖上的大元羊肉,当然是让人吃得津津有味,直竖大拇指,于是忽必烈一高兴,就把这道菜命名为“涮羊肉”。
标签: